宝妈亲子网

中美育儿差异大吗? 父母的本质都是天下大同的

前天,闺蜜带着老公来家里做客。闺蜜是我美国留学时的“战友”,毕业之后,我回国,她留美工作,找了一个纯正的美国老公,生了一个纯正的混血小美女,现在又怀了一个纯正的混血小王子。不得不提一句,她女儿才11个月,而肚子里的儿子已经5个月了。没错,我对她的战斗力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
中美育儿差异这个话题我一直都很感兴趣,因为我坚信我们的孩子未来要面对的是一个更大,更融合的世界。掌握了差异,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,新的视野。所以,我好好的利用了他们来做客的机会,聊了几个我很关心的问题。

 

中美育儿差异大吗? 父母的本质都是天下大同的

 

关于早教

几乎每个早教机构都会告诉我,“我们引入了美国(或者其他英语国家)的先进教育理念”。所以,美国人上早教吗?

闺蜜生活在美国非一线城市,她的孩子及她周围的孩子很少有上早教的,而且早教班在她生活的城市也并不多见。那么,是中国的早教机构在骗钱么?在下结论之前,我想先来聊聊美国不常见早教机构的背景。

第一,美国妈妈的产假是六周,没错,只有一个半月。产假过后,如果妈妈选择继续工作,她就会把孩子送到day care(日托班)。原因很简单,国外的老人是没有帮忙带娃的传统的。

在日托班里,虽然老师不会教系统性的知识,但会设计有唱歌,游戏等环节。在我看来,这就与中国大多数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类似,所以没有必要再另外花钱上早教。

第二,“早教”这个概念在美国(不限于美国)根植已久,同时美国人很会“玩”。如果翻墙去看看instagram,你就会找到很多国外爸妈陪孩子玩的非常有创意的游戏。

虽然,国内的爸妈也开始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,但是能够用游戏的方式去进行早教的人还是占少数,或者说还处于初级学习阶段。更多的是,想进行早教,又不懂方法,还不想花时间或没有时间去了解方法的父母,那么方便的早教机构自然是一个好选择。

第三,美国人很讲究将“工作”和“生活”分开,下了班就回家,加班那是要给钱的,这就在无形之间保障了与孩子的“有效陪伴时间”。

而在国内,且不说一到下班时间就打鸡血的“领导们”。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,时间成本太高,即使按时上下班,很多人也面临着“早上出门孩子还没醒,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了”的现状。连见到孩子睁眼睛的时间都没有,又何谈“有效陪伴”呢?不如报一个早教班,每周就算只有一个小时,至少在心理上感觉“陪伴过”,也是好的。

所以,美国有不上早教的理由,中国也有上早教的理由。但心态一定要摆正了,上早教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到什么,就是去玩,或者教你如何去陪孩子玩,关于这点,我们以后再细聊。

关于爸爸带娃

经常会看到一些视频集锦,是关于国外爸爸带娃的,有些是搞笑的,有些是酷炫的。而这些视频底下的评论一般都很整齐,全是中国妈妈对中国爸爸的“努其不争”。所以,美国的爸爸带娃吗?

虽然样本数很少,无法代表所有人,但大致的情况是:真的带娃!闺蜜的老公就在闺蜜怀二胎之后全权承担起晚上带娃,哄睡的重任。而很多全职妈妈的家庭,老公也会在下班之后接管娃,让妈妈得以休息。

究其原因,我能想到的:第一,美国人很重视家庭生活,这和上一条所说的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是一脉相承的。不仅重视,也很享受。想象一下,如果带娃可以引发内心的快乐,那自然也不会抗拒。

第二,美国人很独立。全世界应该只有中国的父母会在孩子成年之后,依旧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睡。这种过于亲密的亲子关系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人不会生活,这里的生活指的是“能不能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,能不能从麻烦的生活中体会到乐趣”。

这一点到了有孩子之后就会变得十分突显,因为孩子是需要被照顾的,也是很麻烦的。如果你没有养成“真实生活”的习惯和意识,就会觉得为什么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?!妈妈还能靠着母性荷尔蒙撑一下,爸爸自然就溜之大吉了。

关于焦虑

我说,中国现在关于二胎很多人表示生不起,养不起,压力太大,你们会不会有这种压力,会不会引发焦虑?

闺蜜老公当即拍桌子:“self-induced pressure”,用我们东北话翻译“吃饱了撑的压力”。他的想法是,既然你决定了要生孩子,养孩子,就意味着你做好了准备。对于即将面临的困难,只能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。典型的美国式“直肠子”:我有了一个目标,我就直线往前走,我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。

闺蜜呢,她觉得有压力,她会考虑孩子要上什么学校啊,应该怎么教育啊。典型的中国式“想太多”。中国人喜欢深思熟虑,孩子还没怀上,就开始考虑“要是孩子特别难带怎么办啊,孩子该上什么幼儿园啊,没有学区房怎么办啊。。”

“未雨绸缪,提前规划”不是坏事,甚至是应该做的,但一旦过了头,一旦它变成了心理阴影,无法激励你甚至阻碍你前进,那就是应该被抛弃的。在这一点上,至少我希望自己多学习学习美国式直肠子。

关于学区房和虎妈

很多人会说:“中国的环境无法不焦虑,他们老美会为学区房发愁吗?!”。

这答案我也没想到,他们也有学区房!!闺蜜买的学区房,她说同样的价格在非学区可以买到两倍大的房子,感觉和北京的差价差不多。

但是差别在于,他们的学区房直接就意味着好的高中,基本一劳永逸(虽然闺蜜买了学区房之后,又发现私立校可能更好,这是后话)。而北京的学区房只能意味着相对好的小学,孩子未来还将面临小升初,初升高等无数考试,而有考试的地方就必然会有焦虑。

从人口密度,同龄人压力,教育体系,升学制度,包括对大学选择的灵活度来说,我们还是无法与美国比较的,比他们压力大也是正常的。这就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:在这种环境下,中国诞生了很多“虎妈”,在美国有虎妈的存在吗?

答案是:有!这一点我也没想到,我印象中的美国妈妈都是“自由奔跑吧,皮卡丘”,很难跟“作业写了没?你赶紧给我去写!”扯上关系。看来,虎妈与否跟国家无关,只跟个人对于孩子教育的态度有关。

关于教育的目的

我们如此辛苦的培养孩子,包括被吐槽到妈都不认识的陪娃写作业,到底是为了什么?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的从众心理?还是为了将孩子培养成精英?那么,精英的定义到底是什么?

闺蜜的老公为我贡献了两条特别好的观点。第一条是关于哈佛的。

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:这位妈妈很成功的把儿子培养上了哈佛,一个暑假儿子对妈妈说,他要去xx(非洲一个国家)支援。妈妈有点不同意,“一定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吗?”,儿子说:“我接受教育是为了成为对这个世界有一点点贡献的人”,妈妈说:“儿子对不起,是妈妈没有跟上你的脚步”。(故事记得七零八落,原话肯定也不是这么说的,但原故事我是真的找不到了)。

闺蜜老公说:“哈佛想要的是聪明的人么?不,聪明的人太多了,以至于聪明人都变成普通人了。他们想要的是不同的人。那么他们的教育是为了教出聪明的人吗?不,是为了教育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。你为女权做了什么?你为贫困的人做了什么?你为世界的进步做了什么?”

第二条是关于他眼中的中国学生。

中国学生都是学霸,非常聪明,但很少是有趣的人。这里的有趣指的是,是否会结交朋友,是否会玩,是否散发出专属你的人格魅力,是否对生活充满热情,总体来说就是是否有情商。

中国学生分数很高,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高。反映到生活中就是,专业上的高分能否助你获得事业上的成功,或者说的再俗一点说,能否帮你赚到钱。

当然,对于中国学生的看法,也许他存在一些偏见,但从这两条还是能反映出一些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:第一,高压升学制度下的千篇一律。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就像鱼和熊掌,很难兼得。谁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,既能追求高分,又能完善个性。丧失了个性自然就无法有趣。同时,在这种升学制度下,谁也没有那份闲心去思考“我能为这个社会做出什么贡献”,能有学上就不错了,谈什么贡献?!

第二,父母的参与度太高。父母的意愿or孩子的选择,在大部分中国家庭是被混为一谈的。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的所爱,甚至在报考专业的时候连专业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大有人在。不爱就没有热情,没有热情就没有动力去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,得过且过日子差不多过得去就好了。

那怎么办?都不上学了,都去追求个性了,在这种环境下谁能做得到?!答案基本是谁也做不到。但是,世界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,我们也只能在高压的环境下,尽量保护孩子的个性,鼓励孩子的兴趣。

但值得庆幸的是,越来越多国内的学校开始逐步注重孩子个性的培养,而越来越多的父母因为起步的越来越早,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时间,去兼顾学习和兴趣。

关于家庭内部矛盾

闺蜜的爸妈在美国帮她带孩子,我问闺蜜的老公与老人相处是否会有冲突。闺蜜老公神奇的回答:“我觉得还不错,他们给了我很大的空间,基本不咋跟我说话”。

没想到,语言的障碍成了家庭和谐的保障。这就进一步说明,我们与老人之间的主要矛盾就是:你也能听懂我的,我也能听懂你的,但我不想听你的,而你也不想听我的。

那么夫妻之间呢?闺蜜的老公再次向我证明了,全天下的男人都是一个样,都是杠精!

他们夫妻二人就“如果孩子和老婆一起掉进河里,先救谁的问题”展开了长达20分钟的讨论。闺蜜的老公引经据典,甚至搬出了圣经中的故事,只为了证明“先救孩子”才是真理。而讨论的结果自然是闺蜜的一个白眼,外加一句“滚犊子!”

所以,中美育儿差异大吗?我认为父母的本质都是天下大同的,差异主要在于方法,在于环境。餐桌上的探讨或许只是皮毛,但我认为其中还是蕴含着一些有价值的思考的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宝妈亲子网 - 专注育儿知识、亲子教育和母婴用品的平台。 > 中美育儿差异大吗? 父母的本质都是天下大同的

网站广告